中文/EN

金融业务

特种车辆和尖端武器发动机朝鲜点开了怎样的“技术密码”?

来源:金融业务   |  发布时间:2023-10-05 20:55:58  |  点击率: 16次

  

  根据朝鲜中央通讯社的报道,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近日视察了特种车辆制造厂和包括超大口径火箭炮、战略巡航导弹、察打一体无人机的配套发动机生产厂,以及建设中的“微电子厂工地”,并且作出了相关的“重要指示”。在笔者看来,拿官方通稿“咬文嚼字”去“研判”具体哪个项目顺利纯属浪费时间。

  从新闻照片和视频可知,金正恩视察的重武器项目包括300毫米以上的模块化远程“放射炮”(火箭炮)和600毫米超大口径远程火箭炮,前者的口径并不确定,定向管外观与“龙卷风”S相仿,但采用了模块化定向管和火箭弹,不仅装填方便,而且贮藏和保养成本也更低,而朝鲜作为东亚国家里第一个列装模块化远火的,实属非常不易。而后者实际上已经是一种新概念兵器了,它的最高弹道甚至超过了100公里的冯·卡门线,具有了弹道导弹的一些特征。

  两型远程火箭炮的弹药均有制导,历次试射中展现出的精度也相当高,而且朝鲜远程火箭炮的导引头与中国和俄罗斯的都有明显差异,反而和美国M270火箭炮配套的227毫米精确制导远程火箭弹(GMLRS)颇为神似,是导引头和引信的一体化设计,当然这也代表着这两型火箭炮只可以使用制导火箭弹了,不过对于射程超过150公里甚至500公里的远火来说,也很难想象打无控火箭弹还有什么意义,毕竟朝鲜有240毫米口径的“大同江”火箭炮,主要以发射无控火箭为主,其射程也已能和M270使用非制导火箭时相比,因此朝鲜的远火很可能就是精确打击力量,就不是搞齐射火力压制的。以及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远火配套的火箭弹需要铝锂合金外壳和特殊的固体燃料,制造成本颇为可观,曾有“一发远火弹药顶一辆宝马X3”的说法,对朝鲜来说似乎不那么可承受。但朝鲜似乎采用了某种奇特的设计,采用在特殊热处理加工过的钢管内安装纤维编织壳体的火箭发动机的办法,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也解决了材料的问题。

  此外,金正恩还视察了“箭矢”巡航导弹和“新星”9察打一体无人机的发动机配套厂家,指出其作为重要工厂应当保证巡航导弹和察打一体无人机配套发动机的材料来源。巡航导弹配套的小型涡喷发动机的技术门槛并不低,但发展中国家中也不乏掌握相关技术的,察打一体无人机配套的涡桨发动机的情况也大致相同,朝鲜的详细情况,外界也很难随意推测。

  另外根据朝中社的报道,金正恩还视察了特种车辆制造厂,这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解开了朝鲜的特种车辆,也就是各型导弹武器和远程火箭炮的发射车的来源。之前朝鲜通过特殊渠道获得了一些苏联时期遗留的MAZ系列多轴特种车辆平台,并将其改造成为“火星”-7、“火星”-10、“火星”-12等弹道导弹的发射车,但之后的新型号导弹武器的运输/起竖/发射车体量巨大,超越了其他几个国家现役的所有已知型号,已经不能用“苏联遗物”来解释了。于是就有了很多以传言加工而成的猜测,而且那些猜测还不怎么负责任。

  此番朝鲜对外展示,最低限度是部分展示了其特种车辆的制造能力,即使是有限的照片和视频,依然能看到朝鲜能够自行制造这类多轴特种车辆平台的车架、轮胎和驾驶室等部分,总成也是朝鲜自行完成的,至于发动机和悬挂系统的情况尚不明确。但是,以阅兵式上展示的“火星”-17洲际导弹发射车的数量看,甚至远超过了传闻中“朝鲜秘密购得的特车”的数量了,所以若有心,与其继续说新谎圆旧谎,不如多注意一下这些特种车辆是否还有别的的新特征,从而对正经探究其技术来源或许起到一定的帮助。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朝鲜的特种车辆生产线不是外人日常理解的“流水线”,而是少数熟练技术工人负责多个工序的“工匠型”生产线,这样的生产方式源于二战中纳粹德国为代表的一些欧洲国家,苏联解体后也出现在一些原苏联加盟共和国,虽然不利于大量生产,但在自动化程度不高的前提下,能够较好地控制产品质量。

  最后笔者还是想说,朝鲜在近十年尤其是近五年中取得的尖端技术方面的“井喷式”进步,在后起国家中是从未发生过的,其中确实存在着某种不为人知的技术移转的可能性。但是,论证这种可能应该本着就事论事的态度,而不是为了确立某种“刻板印象”而随意下结论,然后为了“把这种结论变成公理”而踩水式造谣,那样做对谁都没有好处。